top of page

靖捷與他的登山夥伴-桓毅

桓毅是我就讀台灣科技大學時認識的朋友,當時他化工系三年級,我建築系四年級,因他被學校體育必修課-健行與登山課(以下簡稱登山課)的老師歐陽台生請他來做助教而認識,然而早在同年初,參加由歐陽台生所辦的雪訓時就在同一梯,只是彼此不認識而已,直到桓毅當上助教後。我從2013年底開始成為登山課的助教,當時的搭檔是同班同學跟她女友。在2015年上半年,我去中國哈爾濱交換,也因此暫時中斷擔任助教的職務,直到回國後的新學期,才發現原有的搭檔都不做了,換成桓毅接班,由於在出國交換前的雪訓時桓毅就答應歐陽台生老師擔任助教,並以實習身份學習擔任助教職務一學期,也因此後來跟他搭檔時,沒有太多的磨合問題,很順利地繼續一同帶領登山課,甚而將登山課帶到了新的巔峰,開啟了很多先前登山課沒有開過的大山,同時與他配合不少登山帶隊的活動。

桓毅似乎喜歡一個人慢慢走,表示過不想擔任帶頭領隊的職務,所以每次跟他配合登山帶隊時,總是由他擔任壓隊,一個人默默地走在最後面,而愛攝影的我,也因他走在最後面,加上他很會擺POSE,時常能夠捕捉到他一人與山為景的精彩照片,從最長配合的玉山、雪山,到嘉明湖、南湖大山等,就這樣與他配合到2016年中,由於桓毅另有計畫,離開了台科大,回到台中,之後便較少相約一同登山。除了登山,在2016年暑假,我跟他還來趟非常熱血,花了40多天徒步環島一圈的人生創舉。

2015/12/19 玉山主峰單攻

這是我跟桓毅第一次帶登山課隊伍登百岳,也是我們倆第一次登玉山,總計這幾年共登三次。

登頂後,大夥兒拍完團體照跟個人照後,我們玩起了跳拍,沒想到桓毅跳得如此高,可能成為「全台灣最高的男人」了吧。

2016/3/5~6 雪山雪攀

這是第二次登山課辦雪山雪攀,卻是最艱難的一次,除了只有短短兩天,再來由於2016年初霸王寒流,使得雪山積的雪成了近幾年來最厚的一次,雪積到原有的步道的數十公分高,步道上的告示牌都看不到,更別說是路了,從圈谷,尤其10.5K以後的路段非常地陡,快到主峰前200公尺更是舉步艱難,雙腿發酸,得用德式步伐配合冰斧敲擊才好使力。這一趟是一個高達30人的大隊伍,動用了含自己跟桓毅四個有雪訓訓練的專業助教,由於除了助教外的同學都沒雪地經驗,也因此在第一天七卡山莊就花了不少時間做冰斧冰爪的教學,並在第二天上圈谷時做滑落致動,話雖如此,這一趟還是有太大變數,兩天太趕、雪地環境太艱難,以及有同學體力透支,延遲了整個隊伍兩小時,使得最後我跟桓毅兩人壓著他慢慢下山,途中桓毅也累到有些輕微高山症,最後我一人顧著桓毅跟這位同學,回到登山口時晚上十點,我搖搖晃晃的收拾裝備,結束了這次的歷險。

有很多次,每次拍照前,桓毅總是會剛好站在很棒的位置,這是在登頂前幾百公尺時,積滿雪,非常壯觀的圈谷雪坡上,一片乾淨的白,搭配著後方的甘木林山。

在山頂上,我跟桓毅打趣地拍了這張跟北稜角的合照。

下山時,走在後面的桓毅,依舊是在我回頭時站在不錯的位置,而同時很會擺POSE的桓毅更是會此照片增添不少力道。

起了大霧,與圈谷一同染成一片白,在這非常陡,非常乾淨的雪坡上,我們所有人從中途從圈谷中間直接滑落到圈谷底,我在桓毅於最後面試的時候,我屁股一坐不小心失控翻滾了幾分鐘,可真嚇到我了,而後我好不容易滑落制動停住時,只見桓毅緩緩的從上放滑落了下來,比起技術,我連雪地步行的速度都比不上桓毅呢!

2016/4/1~3 玉山主西峰

兩天兩梯台科大玉山單攻的行程,因為臨時的降雪,原本要被取消的行程,因排雲山莊有很多空位,被玉管處改成兩天一夜,成了一批30多人浩浩蕩蕩的隊伍,有著自己邀來的許多建築系同學。由於變成一隊,領隊就由原先第一天第一梯帶隊的歐陽台生老師所擔任,我跟桓毅就成了最後面的壓隊,少了不少壓力,能夠悠悠哉哉地在後面聊天、欣賞風景、拍照,紀錄了不少精彩的照片。

​​​​凌晨從排雲出發,摸黑前往玉山主峰路途,快到風口前,我以頭燈打燈,用剛到手,第一次使用的Canon EOS 5D Mark III相機,設定ISO 12800,搭配超廣角鏡CANON EF 16-35mm f/2.8L II USM 拍攝。

​​​​在玉山主峰頂,遙望留著披著白紗的玉山東峰。

下玉山主峰的200公尺路途,遙望留著殘雪的玉山南峰​​。

2016/4/26~29 嘉明湖

因為抽籤,使得原本30多人的台科大學生最後只去了3人,搭配我跟桓毅就5人,成了登山課史上最少人的隊伍,而許久沒辦的嘉明湖,也是我第一次前往,就按照歐陽台生老師的指示安排了四天,也成了登山課史上最輕鬆的行程,第二天中午前就到嘉明湖避難山屋,無聊之際,趁著好天氣跟著桓毅計畫到嘉明湖「探勘」,當然這是我的主意,桓毅只想到中途,便在向陽北峰就停止,我繼續前往嘉明湖,於下午再回到山屋。第三天行程預計一早前往三叉山看日出並到嘉明湖,然而天空不作美,起了大霧,三叉山沒看到日出,不過在嘉明湖苦苦等了半小時後,終於等到雲開霧散,直到五分鐘後又再度成了一片白。

第二天一早前往嘉明湖避難山屋的路途,拍照的桓毅與向陽大崩壁一影。

愛看書,裝文青的桓毅,就為了在向陽北峰山看村上春樹《挪威的森林》而不跟我去嘉明湖,就這樣度過了悠哉的三小時,而後因起大霧,我回到山頂時卻發現桓毅早已回山屋睡覺。

第三天一早在嘉明湖上方的寒冷雲霧中等了半個小時,終於雲開霧散,陽光普照,露出了絕美的藍寶石,大夥兒紛紛拿出相機拍照,無奈這樣的景緻只維持了短短五分鐘。

2016/9/5~8 南湖大山

第二次上南湖大山,第一次登山課辦南湖大山的活動,由於一方面同學都跑去參加玉山、雪山了,一方面南湖大山有一定難度,所以最後只有4個人參加,加我跟桓毅共6人,比嘉明湖那次多了1人,由於人少,加上形成五天非常輕鬆,無比悠哉,趁好天氣,尤其登南湖大山、東峰那天,就一路慢慢玩,慢慢拍照。

登南湖大山那天,趕不上登頂看日出,不過雲層也多,只好就在中途跟中央尖山玩拍照,很會擺POSE的桓毅不外乎成了全隊最好看的一張合影。

再往上通過巨石區,桓毅觀望整個槽谷之上的冰帽平原以及南湖大山東南峰,仔細看右上方陶塞峰清晰可見。

登頂南湖大山,與桓毅合影,這張算是我跟他合影最好看的一張。

而後拜訪南湖大山東峰,從東峰下山時所照,嘗試一個下山的動感。

東峰山腰路徑,桓毅作為比例尺,呈現人與地景的對比。

由於大夥兒速度很快,時間還很早,就在下東峰之際,順道拜訪陶塞峰,只能說一整個壯觀啊,從正面看,再一次一個比例尺的概念。

倒數第二天,回雲稜山莊途中,由於起大霧,大夥兒速速前進,唯有在五岩峰中途的這個角落讓我們停下來好好拍個照,雖然這裡得要好天氣才能拍出跟南湖北山的壯闊美,不過既然經過,不拍白不拍,而同樣地也只有桓毅能夠把這樣畫面呈現出一股氣勢。

91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